English

谁能笑傲江湖?

2000-12-13 来源:中华读书报 王谦 我有话说

60年代出生的人,仔细想来,竟真的是少有欲求的一代。这是相对于我们之前之后的人们而言。对革命和政治的向往,早被提前10年、20年落生的前辈们挥霍殆尽;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,又让70年代以后落生的宁馨儿占尽了天机。生于60年代的这一拨,人性所自然应有的对金钱、对财富、对权力、对成就的欲望,早在降生之初,就被时代在人生密码中给删除了,“犹如一个弹簧,压得太久,就彻底失去了弹性”,“我们无望地走在贫穷的路上,前无灯塔,后无虎豹,我们走得了无生气。”

人既无欲,心中当然少有疑惑。以生于60年代中期者的经历,可以概括为:十有五(斯时“文革”结束)而志于学,二十(80年代中后期)而不惑,三十而未立。作者书名中“走向不惑”四字,真有点委屈了这一代人,因为早在十几年前,我们就已过了不惑的人生阶段了,这比古训提前了整整二十年哪。

读这本书的同时,电视上有个频道正在播放金庸的《笑傲江湖》。处江湖之大,而能昂首笑傲,我想,除了武功实力,更重要的还在于心态:随遇而安,宠辱不惊,……这种状态其实正暗合了两位古代圣贤的观点。孔夫子说:“无欲则刚。”老子说:“无为而有为。”如此说来,看似无欲又无为的这一拨人在从今往后的几十年里,正该扮演笑傲江湖的角色。作者对此有一句十分到位的表述:“其实,60年代出生的人,从来不缺乏竞争的能力,只是生活的定势使我们没有很好地启动竞争的意识。”

作者所说的这个“其实”,现在已经初露端倪。书中写到了中国第六代导演张扬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段答话:“到这点了,这拨人该起来了,观众也会需要一些新鲜的东西。再说这拨人也都30岁了,正是该出东西的时候。这也不是什么优势,是自然而然就站到了这个位置上了。”他这段话听上去真有几分生于60年代者的代言人的味道。

不过回头一想,也不对。我们并不需要观众,而且,谁能代表谁呀?棉棉、卫慧们或许可以代表生于70年代的小朋友,60年代这一拨人压根几就不需要谁来作代表,硬要代表的话那也只能代表这一代当中正胸怀大志的那一小部分。我们大部分的同志还是那样随遇而安着,一如既往。偶或,我们也会像《笑傲江湖》中醉卧长江边小酒馆里的莫大先生那样说上一句:“这江湖上的事,老夫是越来越瞅不上眼了。”音量不大,随说随掷在南来北往的风中,无迹可寻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